为充分挖掘利用汕头乡村历史记忆和乡村振兴实践成果,以实际行动助力汕头“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汕头实践贡献史志力量,9月18日,2025年汕头市“多彩乡村 向新而行”系列实践活动在潮阳区金浦街道举行。汕头市地方志办主任李惠龙,潮阳区政府副区长、金浦街道党工委书记郑楚泽,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以及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港澳事务局、团市委、市文联、市学联等主办单位及潮阳区地方志办、潮阳区金浦街道办等承办单位负责同志,市地方志办干部职工,各区(县)地方志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实践团队,金浦街道及所辖村(社区)干部等近100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汕头市濠江区地方志办主任林楠代表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作交流发言,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团支部书记张珣,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金色东湖”乡村振兴助力队队长梁嘉茵分别代表活动指导老师、参赛者作经验分享。
汕头市地方志办向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潮阳区金浦街道赠送《全粤村情》(汕头卷)等地情书籍,为助推城乡融合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史实支撑。
活动邀请汕头融媒集团摄影记者陈史老师以“镜头里的汕头 ‘百千万工程’新成效”为主题,以照片的形式展示、介绍汕头实施“百千万工程”带来的新变化、新风貌、新气象,并结合多彩乡村实践活动微视频、照片作品的征集,讲授如何更好地从不同的拍摄视角、围绕不同的选题,用镜头聚焦乡村振兴、用光影记录“百千万工程”感人故事。
活动组织参加人员走进金浦,参观“鼎新百千万 光影耀金浦”——金浦街道“百千万工程”专题图片展,探访梅花湿地公园、粤东海岸农商城以及村(社区),实地感悟金浦街道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生态保护、城乡融合、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民生改善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以点带面了解汕头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最新成果。
活动期间,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等实践团队开展多彩乡村“百村行”活动,走进金浦梅东村、梅西村,参观梅花古渡、练江碧道、梅西公寓等,亲身感受、记录汕头乡村历史记忆、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为乡村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自2017年多彩乡村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汕头市地方志办已连续9年联合市文明办等多个部门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并与区(县)地方志工作机构联动,组织发动师生、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人员、社会人士等数万人次参与实践,有力宣传推介了汕头多彩乡村风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汕头村史、记住乡愁、留住乡情。2023年以来,汕头市地方志系统以“多彩乡村”活动为重要抓手,助力“百千万工程”,2023、2024年共征集并向省报送作品342件,获奖作品50件,多角度展示汕头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深刻变化和成果,展现汕头乡村历史文化焕发的新时代光彩,助力汕头市“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2025年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以“助力百千万,赋能见成效,多彩乡村,向新而行”为主题,聚焦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引导青年学生、教师、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人员、农村科技特派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海内外侨胞等社会各界人士深入汕头乡村调研实践,亲身感受、客观记录和多角度多形式呈现汕头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取得的显著成效和潮汕乡村文化焕发的新时代光彩,激励全社会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建设,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征程中谱写汕头高质量发展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