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三宝”之首
十大地道广药材之一
新会陈皮
融药用保健和饮食价值于一身
既可入药
也常见于广东厨房
更是入茶佳品
新会陈皮(来源:江门市新会区地方志办公室) 新会陈皮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元代初期新会柑已有较大规模人工栽培种植。清乾隆《广州府志》记载:“橘皮入药以广陈皮为贵,出新会者最良。”明代,新会商人利用运销新会葵扇之便,将陈皮销往外省。清乾嘉时期,新会葵商在重庆、成都等地开设德隆、悦隆等9家“隆”字商号,主营葵扇并经销新会陈皮。清道光《新会县志》记载了新会柑种植盛况:“柑……种植者千万株成围。每岁大贾收其皮,售于他省,才过岭北,其香转胜,其利最溥。”1912年前后,会城有经营新会陈皮的专营店30间,运到上海、重庆、广州3个主要市场,然后转销全国各地。1937年前,新会每年新会陈皮产量约700吨。 现在,新会陈皮已是传统道地药材、广东著名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1年,新会被授予“中国陈皮之乡”牌匾。2017年,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2021年,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新会柑(来源:江门市新会区地方志办公室) 早在700多年前,新会人已有用陈皮煮水当茶饮来养生保健的习惯。明代大儒陈献章在《送柑答之》里写道:“遗我红柑索我歌,狂柑不饮奈柑何。”诗中提到的红柑便是新会柑,说明当时就已经有泡饮新会柑皮的习惯。新会陈皮具有甘、香、醇、甜的风味特征,能够与多种饮材融洽相处,或单独泡饮,或同普洱、白茶、红茶、菊花、柠檬等各种饮材搭配,各有风味。
新会柑普茶(来源:江门市新会区地方志办公室)
新会陈皮怎么喝? 收好这份攻略 总有一款适合你! 柑普茶 以正宗新会大红柑或小青柑和云南上好普洱熟茶为原料,经采摘、洗果、筛选、开盖、挖果、装茶、封盖、杀青、晾晒、陈化等工序制作而成。新会柑清醇的果香味和云南普洱茶浓厚茶香味融合,相辅相成,风味独特、口感上佳。 新会陈皮、柑普茶加工工艺(来源:江门市新会区地方志办公室) 柑普茶主要有红柑普洱茶和小青柑普洱茶两种。红柑普洱茶陈皮香浓郁,普洱茶味明显,有一定润感,茶味较小青柑甜。小青柑普洱茶则茶汤醇厚,汤感细腻,茶中果味较浓,清甜回甘,熟普的陈味与小青柑的青涩相互中和,口味独特。柑普茶如今已是新会茶饮文化的重要符号。 新会柑普茶(来源:江门市新会区地方志办公室) 柑白茶 柑白茶与柑普茶制作方法类似,选用正宗新会大红柑或小青柑,配以三年以上的福建或鹤山市双合产的老白茶为原料制作。老白茶会随着时间推移,滋味愈发醇和,茶性也逐渐转温,号称“三年为药,七年为宝”。陈皮的“愈陈愈香”与白茶的“愈陈愈醇”完美结合,香更脱俗,质更醇厚,俘获不少茶客的味蕾。 广东三宝茶 广东三宝茶采用鹤山白茶加5年大红陈皮,再用3年糯米禾秆草捆扎而成,茶汤更加软滑醇厚,味清甜,性温和,有和胃健脾,润肺去燥,清心降火,滋润心肺,去肠渍养肝血之妙。
此外
还有陈皮菊花茶、
陈皮柠檬茶、陈皮枣饮等搭配
口味多样,各有千秋
新会柑(陈皮)饮品因其醇厚甘香的口感和健脾养胃、化痰止咳等功效,广受茶饮市场的青睐。2014年,新会小青柑、陈皮白茶等借力电商渠道成为网红茶饮,获得市场热烈反响,陈皮从业者纷纷加入生产,产品进入快速成长期。2019年超100家新会柑(陈皮)茶加工经营企业获得食品许可,加入该产业行列,产品年产量8000吨以上,年产值超32亿元。2022年全区柑茶产量9000吨,加工产值逾108亿元。 2018年陈皮(柑茶)交易会(来源:江门市新会区地方志办公室)
制作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江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江门市新会区地方志办公室